2023年
8月
21日
|
03:28
Europe/Amsterdam

迈向循环经济

科思创聚碳酸酯化学回收达成重要里程碑

摘要

实验室规模技术製程已完成;试验规模技术製程啟动;回收后的单体可用於生产聚碳酸酯。
 

科思创宣佈已成功开发一项创新的聚碳酸酯回收製程,该技术能将聚碳酸酯塑料被转换回单体(即塑料的一种前体),此单体可作為替代性原材料再次被使用於生产过程。科思创已在其德国总部利物库森啟动试验规模的化学回收製程。该技术製程仍需不断优化和进一步开发才能实现於工业化生产。&苍产蝉辫;

科思創技術長戴思騰博士(Dr. Thorsten Dreier)表示:「作為聚碳酸酯等塑料的製造商,我們自然對這些重要材料的使用負有責任,包括其終端產品在壽命結束時的處理。而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瞭解我們的產品是如何設計的,因此能夠有針對性地開發對應的回收解決方案。我們負責開發聚碳酸酯化學回收技術製程的同事再次證明了未來實現閉環 (closed cycles)是完全可能的。我們需將廢棄塑料視為資源和替代性原材料,進行重新利用,以形成閉環。」 

回收塑料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用来替代初级化石原材料的使用。因此,全面回收有助於实现气候中和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科思创的回收战略中,聚碳酸酯的物理回收已佔据要角。但使用物理回收製程技术的前提是,废塑胶需够纯净,且回收后的聚碳酸酯要能符合未来应用的需求。&苍产蝉辫;

而化学回收与物理回收是可互补的两种製程技术。化学回收将长链聚合物变成单体,这些单体可以被分离并作為未来生产塑料的原材料。因此,化学回收為那些更大量且无法透过物理回收的废塑料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同时,经化学回收后再製的塑胶能满足较严苛的品质要求。為此,科思创正积极开发化学回收。&苍产蝉辫;

化学分解可直接实现聚碳酸酯的回收闭环

新開發的製程是一種專為聚碳酸酯訂製的化學分解技術,由跨國團隊開發。科思創製程技術負責人Markus Dugal解釋道:「這個方法可以回收預先分類過且含50%以上聚碳酸酯比例的廢塑料,目前已在多種含聚碳酸酯的混合廢塑料上驗證成功。透過這項化學分解技術,我們可以直接回收合成聚碳酸酯的前體,進而實現閉環,整個回收過程非常永續。」 

直接使用回收产物作為原材料&苍产蝉辫;

这些经由回收而来、用於合成聚碳酸酯的单体无需进一步加工,便可以透过质量平衡法直接用於生产新的聚碳酸酯。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这些高品质的回收原料可用於那些对品质有顶级要求的应用领域,如对安全、光学透明度或者美学有着特殊要求的汽车产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消费电子产物。」&苍产蝉辫;

投资将达数百万欧元&苍产蝉辫;

继在实验室开发成功之后,科思创已啟动下个开发阶段—连续製程的技术。尚在规划中的试验工厂未来将為该製程累积所需经验,进而再扩展到工业化规模。為此,公司将在未来数年投资数百万欧元。试验工厂将建在德国利物库森。&苍产蝉辫;

同时,科思创正在其实验室推进更多聚碳酸酯创新回收製程流程的开发,其中包括其他化学分解製程、酶促分解以及智能裂解。有前景的替代方案也可在试验工厂进行测试。&苍产蝉辫;

塑料是實現永續成長和綠色未來的關鍵。為確保塑料產品在使用壽命結束後不成為廢棄物,它們必須作為替代性原材料被重複使用。創新回收是科思創在迈向循环经济道路上重點關注的四大領域之一。因此,科思創正加強對各種回收方式的研究並對各種技術持開放態度,同時積極推進開發化學回收等創新方法。 

特稿

关於科思创: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及其组分的生产商之一。藉由创新的产物、技术和方法,公司在眾多领域帮助促进永续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科思创在全球范围為交通、建筑、生活以及电子电器等重要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此外,科思创聚合物还应用於运动休閒、化妆品和健康等领域,以及化工行业本身。&苍产蝉辫;

公司致力於實現全面循環,目標於2035 年實現氣候中和(範圍 1 和 2)。2022 財年,科思創銷售額達到約180 億歐元。截至2022年底,科思創在全球擁有50家生產基地,約18000名員工(按全職員工計算)。 

欲瞭解更多资讯,请瀏览 www.covestro.com 

前瞻性声明&苍产蝉辫;
本新闻稿包括科思创股份公司基於目前设想和预测所作的前瞻性声明。各种已知和未知风险、不确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导致公司未来的实际营运结果、财务状况、发展或业绩与本文中所作出的估计产生实质性差异。这些因素包括在科思创官方报告中的内容,可登录 www.covestro.com 进行查看。科思创不承担更新这些前瞻性声明或使其符合未来事件或发展的责任。&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