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變學 眼界捉迷藏
奈米碳的奥秘
夏天是莲花的季节,你是否注意观察过莲叶上的雨珠?為什麼雨珠落在莲叶上不是溼答答的一片,而是一颗颗圆滚滚的雨珠呢?原来莲叶上存在一种奈米结构,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以下的实验,一窥奈米的奇妙现象!
我们会需要:
- 纸杯
- 烧杯
- 滴管
- 蜡烛
- 宝特瓶瓶盖
- 金属汤匙
起动手跟着做:
- 取一纸杯,盛水約一公分高或半杯皆可
- 將纸杯底部置於蜡烛火焰上燒烤,由於纸杯已經裝水,底部不會燒起來。但是邊緣凸出部分有可能燒起來,因此避免燒烤到纸杯邊緣
- 燒烤時需要移動纸杯,使纸杯底部均勻附著黑色的碳微粒。通常大約需要一、二分鐘即可完成,但是請注意:纸杯底部必須置於蜡烛火焰之中,不可以高於火焰,如此才容易附著上燃燒不完全的碳微粒
- 将杯子放在桌上,杯底朝上
- 取滴管沾少許水,滴一滴水在杯底,輕輕搖晃纸杯,觀察水滴的移動,可以發現水滴不會吸附在纸杯,形成圓珠狀,並且自由滾動
- 陸續再滴幾滴水,水滴會在纸杯上滾來滾去
你有所不知:
蓮葉表面天然的奈米級纖毛結構,具有疏水能力,可使水珠不易附著而容易滾動滑落,連帶將灰塵一起帶走,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蓮葉效應」。本實驗的纸杯在蜡烛火焰上燒烤後,會吸附一層很微小,達到奈米尺度的黑色碳微粒,所以會如同蓮葉效應一樣,顯現出疏水性,水滴自然無法附著在纸杯上囉!
因為汤匙附着了奈米级结构的碳微粒具有疏水性,当汤匙插入水中,四面八方的光线入射到汤匙时会被黑色碳吸收。但是入射角比较大的光线则发生「全反射」(即没有折射),反射至水面再折射进入空气,因此在水面上方可以看到光线,看起来就亮亮的囉!
延伸实验:
- 在烧杯中裝半杯水
- 取一支金属汤匙,以蜡烛火焰將湯匙背面燻黑
- 等几分鐘冷却之后,插入水中,并由水面上方观察汤匙。
- 可以发现,黑色的汤匙看起来居然是亮亮的,好像又变回原来的汤匙
*资料来源自: